党群一心聚合力 沂蒙精神显初心

2020年12月14日 来源: 灯塔-党建在线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沂蒙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党和人民群众之间存在血肉联系的生动写照。沂蒙精神穿越枪林弹雨的战争时期、艰苦奋斗的垦荒年代,在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成为人民群众精神上的一块基石。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沂蒙精神依然鲜活如初,时刻彰显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把握沂蒙精神的核心要义

  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在于“两个务必”。沂蒙精神的特质就是水乳交融、生死与共,这表明了党和群众之间密不可分、牢不可破的关系,蕴含着党群一心的鱼水深情。共产党爱民为民,所以群众才能“爱党爱军”,党同人民始终保持着深厚的血肉联系,革命的星火才能一直闪亮,党的事业才能不断发展。恩格斯曾经说过,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沂蒙精神更是体现了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革命战争时期的沂蒙山区是多么的艰苦贫穷、条件恶劣,但是党却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立足扎根、发展壮大,靠得就是和群众打成一片,和群众心连心。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沂蒙人民为党自觉自愿的付出,是因为党的抗战政策、土地革命政策等真正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是党员干部和人民军队的良好形象感染了人民,也是源于各级党组织通过坚强有力的工作形成了强大的组织力量。这种密切的党群关系,就是沂蒙精神的核心要义,也是沂蒙精神的本质所在,那首在沂蒙大地上脍炙人口的《跟着共产党走》,就生动地诠释了这种关系。

  公而忘私,甘于奉献,体会沂蒙精神的特别内涵

  沂蒙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以及西柏坡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但作为其核心的“无私奉献”,却凸显出沂蒙精神特别的内涵。沂蒙山区历经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全国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抗战时期,有“乳汁救伤员”的明德英,面对日本官兵的追捕冷静沉着,护下重伤的八路军战士;有“沂蒙母亲”王换于,抚养了40多个革命同志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和孙子却营养不良甚至饿死;革命战争时期,有沂蒙六姐妹,发动全村男女老幼为部队纳军鞋、护理伤员……“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儿子送上了战场”,她们身上烙印着的是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沂蒙精神。在和平年代,一场疫情的磨炼,沂蒙人民再次用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无畏与担当,谱写了一曲沂蒙精神的赞歌。临沂市人民医院东区急诊科护士张学珍在春节前夕带头上交请战书,拥军模范朱呈镕带着20吨水饺奔赴武汉火神山医院,临沂经开区东江救援队6名志愿者千里逆行大别山,临沂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民警崔崑在工作岗位上突发心肌梗塞,费县薛庄镇城阳村党支部书记孙士贞突发疾病倒在抗疫一线……沂蒙精神就是一面旗帜,展示的是人民群众热爱党、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群众的主体地位有机结合的沂蒙精神,充分地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质,因而沂蒙精神也构成了群众路线丰富发展的精神基础。

  坚守初心,担负使命,传承沂蒙精神的红色基因

  一百年前,革命先驱李大钊说:“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去的。”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我们所跨越的每一次试炼都充分说明了传承和弘扬沂蒙精神的重要性。在临沂市委组织部组织的选调生初任培训班上,我在“红嫂精神”现场教学中,感受到沂蒙山区军民之间的鱼水之情;在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时,感受到沂蒙人民踊跃支前、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踏寻红色足迹,重温革命历史,一场场体验式教学让我汲取到沂蒙精神的强大力量,我对于沂蒙精神的体会,也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越来越深刻。在村挂职的时间里,我慢慢明白,坚持走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只有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真抓实干,真正为民,切实在实践中干出成效来,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今天,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必须传播好红色文化,传承好红色基因,作为一名青年人,更要在这时代的新起点上,坚守初心,担负使命,用沂蒙精神激励自我,干事创业,不断奋进。(莒南县筵宾镇人民政府 于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