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药记——张富清的英雄人生之五

转载时间: 2019年09月23日 转载来源: 新华社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在张富清的卧室里,窗户边摆着一张旧条桌。条桌最右边的抽屉里,放着张富清平时吃的药。

  95岁高龄的张富清,红光满面,精神矍铄,说话思路清晰,声音洪亮。但事实上,老人长期有高血压,受颈椎病困扰也很多年了,去年还被查出患有冠心病。此外,他还有一个痼疾——打仗时头部受伤留下后遗症,一变天就疼得厉害。降压、止疼、抗血栓的药装进了抽屉。

  作为离休干部,张富清享受公费医疗政策。但他给家里定了一条规矩:任何人不能吃自己的药。

  有一次,同样患有高血压的大儿子张建国来看他,忘了带降压药,到了吃药的时间,找他要几粒降压药救急,却遭到拒绝:“你不能吃。我的药是国家买的,你们的药都是自费的。病情不一样,我的药也不一定适合你……”

  碰了几次壁,张建国索性买了些降压药放在老人家里,以备不时之需。

  当着记者的面说起这件事情,老人的理由很充分:“我是离休人员,我的药费是公家报销的,只能我个人用,家里人不能享受。不能占国家的便宜。”

  抽屉里的药,不仅“不能用”,也“不能看”。为了管好自己的药,他甚至用锁把抽屉给锁住了。

  其实,子女们都知道老人的脾气,老人不让动的东西,他们绝对不会动,给抽屉上锁全无必要。但是,他就是这么一个讲原则的人,该锁就锁,容不得丝毫含糊。

  不仅不占国家的便宜,张富清还处处想着为国家节约。去年10月,老人要到恩施州城做白内障手术,需要植入人工晶体。他是从中国建设银行来凤支行副行长岗位上离休的,去恩施前,现任行长李甘霖到家里看望老领导,专门给他做工作:选择好一点的晶体,这样有利于恢复。

  住院后,医生询问用什么样的晶体,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家人嘱咐医生用好一点的、适合老人的晶体。备选晶体从几千元到数万元都有,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医生最后决定给老人使用中等价位的晶体。

  谁也没想到,手术前,老人听说同病房的两位农民病友都是用的3000元的晶体,他背着家人给医生提要求,自己也用3000元的晶体。手术结束后,家人才知道,老人自己做主用了最便宜的。

  老人回家后,李甘霖再次前去探望。得知这一情况,他忍不住问:“您是离休干部,现在年纪也大了,为什么不选择好一点的晶体?”

  “我现在已经离休了,再也不能为国家做什么事情了,我用最便宜的,能够给国家节约一点是一点。”张富清回答。

  他的心里,总是首先想着国家,想着组织,而把自己摆在次要位置——这就是老英雄张富清的精神境界。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战斗英雄”张富清 “战斗英雄”张富清 “战斗英雄”张富清扎根深山数十载 绝口不提当年勇 张富清的故事——四次选择彰显党性修养 张富清的故事——一辈子的“突击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