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肥城市把选调生工作作为使命担当、基础工程、长期任务,认真落实“好干部”标准,在强化培养锻炼、突出严管厚爱、重点选拔使用、健全完善机制等环节精准“发力”,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选调生干部队伍。
创新培养方式,拓宽提升能力渠道。坚持把教育培训作为培养选调生的重要手段,在增强教育培训针对性、系统性、实效性上下功夫,不断提升选调生教育培训质量。一是“定向培养”促提升。将选调生培训纳入干部培训整体规划,制定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管理办法,对选调生全部实行培训学分制管理。依托市委党校培训主阵地,每年组织优秀选调生参加中青年骨干培训班、年轻干部培训班,集中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培训,突出党性党规党纪教育,着力提高选调生政治素质。二是“拓宽渠道”促提升。举办“桃都讲坛”,将选调生纳入重点参训人员范围,邀请权威专家和先进典型到肥城现身说法、传授经验。抓好外出培训,有意识地安排部分选调生参训,增强选调生的理论素养,拓展发展视野。三是“结对帮带”促提升。建立选调生“3+1”培养管理机制,到岗后确定一名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镇街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一名组工干部和一名村党组织书记进行结对帮扶、跟踪指导,帮助选调生熟悉情况,掌握工作方法,迅速投入工作。定期开展谈心活动,了解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惑和问题,促使其快速成长。
注重实践锻炼,搭建历练本领平台。把实践作为培养选调生的有效途径,坚持必要台阶、递进式历练,让选调生多层次、多岗位、多领域交流锻炼、“墩苗”育强。一方面,多岗位实践历练。把岗位作为培养选调生的重要平台,引导选调生以所从事的工作为中心,加强业务学习,苦练业务本领,争当业务骨干、岗位能手。在最初分配时注重向承担脱贫攻坚、新旧动能转换等急难险重任务较多的乡镇倾斜;对新录用选调生,均安排到党政办、研究室、组织室等节奏快、强度大、要求高的综合性部门接受锻炼;对试用期满的选调生,每年有计划地选派到市综合部门进行短期跟班学习,帮助他们全面提升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多路径靶向历练。用好实践这个“大课堂”,选派干部到与岗位相关或相近的专业领域历练,比如对有发展潜力的选调生,有计划地安排到镇街基层和脱贫攻坚、园区建设、重大项目一线摔打磨炼;对有专业特长但领导经验不足的选调生,有意识地安排到党政机关培养锻炼;对专业型选调生,通过专业领域行业历练、专业相近岗位交流等方式,实行专业化培养。
树牢基层导向,加大提拔使用力度。坚持把选调生作为年轻干部中的重点培养对象,“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早压担子,趁早使用。一是在“选”上树导向。采取专项调研、班子研判、无任用推荐等方式,全面了解选调生队伍情况,掌握选调生德能勤绩廉等表现。探索实行“赛马”机制,借助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开展竞聘上岗,高新区、经开区等部门先行试点,对基层经验丰富、各方面比较成熟的优秀选调生,敢于打破隐形台阶,拿出重要和关键岗位,先后有20名选调生竞聘到中层正职。二是在“用”上下功夫。按照“培养一个、成熟一个、提拔一个”的原则,在干部选拔使用时,符合条件的选调生,优先考虑;班子职位空缺时,根据岗位要求和班子结构需要,优先安排;机关录用人员时,适度倾斜,优先推荐。对发展潜力大,具备担任“一把手”条件的,不失时机地选拔到主要领导岗位。三是在“活”上做文章。坚持“惜才、爱才”的理念,促使优秀选调生合理流动,为选调生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从严监督管理,建立健康成长机制。始终把从严监督管理作为促进选调生队伍健康成长的必要手段,建立完善选调生全链条成长成才机制。一是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全市选调生信息库,充实完善选调生学历、专业、岗位、联系电话、职务职级、培训挂职经历等基本信息和变动信息,同时根据选调生的成长特点和规律,实行定期更新,全方位掌握选调生从录用到提拔任免的各项信息,并按照有关要求及时向市委组织部报送每年度选调生信息材料,形成下级动态汇报、上级指导管理、上下级沟通顺畅的管理模式。二是强化日常监管。针对选调生工作特点制定考核办法,结合年度考核、班子研判,综合日常工作实绩、参加活动结果等作为相关指标,对选调生进行全面考察。逐人建立考核专档,根据考察情况,对作风务实、实绩突出的及时向市委提出使用意见,对不称职、岗位职责履行不到位、工作作风不扎实的列入重点对象进行监督管理,对已列入后备库的取消资格。三是注重关心关爱。借助“七一”报告会等平台,加大对优秀选调生典型事迹的宣传力度,营造了关心、支持选调生发展的良好氛围。实施“家庭团圆”工程,对选调生家属在外地的,可参照其家属原工作单位性质、编制身份等情况在肥城市协调解决两地分居问题。(中共肥城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