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滨州市惠民县着眼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源头工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选调生工作的有关要求,扎实做好“选、育、用、管”等关键环节,突出机制创新,强化工作落实,不断加强和改进选调生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强化需求端调研,突出人岗契合度。着手加强选调生需求端调研,为实现选调生优选精配、人岗相适打好基础。首先,与县编办进行沟通,摸清各镇(街道)编制、干部结构情况,确保选调生能够“待得好”;其次,侧面了解乡镇人才需求、工作侧重点等情况,确保选调生能够“用得上”;另外,根据领导班子年度考核情况,确定干事创业劲头足的镇(街道),再征求乡镇党委及组员办意见,精心挑选班子团结、战斗力强的村,确保能够“引得正”。
完善四项制度,确保管理科学性。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于选调生管理环节。一是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由县委组织部、镇党委书记、选调生三方共同签订《选调生管理目标责任书》,层层压实管理责任。二是加强“传帮带”,通过选派素质高、基层经验丰富的“老乡镇”与选调生“结对子”的形式,帮助选调生尽快融入基层。三是定期“谈话会”,由组织部门定期召开选调生座谈会,及时掌握其工作情况、思想动态,加强对其思想引导。四是年终“微考核”。结合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终考核,同时对选调生进行一次“微考核”,通过打票测评、书记谈话等方式,对选调生适应岗位、干事创业情况进行掌握。
加强“吃劲”岗位锻炼,助其练就真本领。在镇(街道)层面,针对年轻人“不缺学历缺阅历”的短板,督促各镇(街道)在保证选调生完成村级工作的同时,适时将其放到社区建设、信访、扶贫、乡村振兴等急难险重一线岗位进行锻炼,增强年轻干部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在县级层面,建立完善选调生轮岗交流制度,有意识地抽调选调生定期、定时、定岗地参与到全县重点工作、重大项目中,以干代训,既为选调生展示自我提供了舞台,又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了才干。
合理选拔使用,实现队伍“层次化”。在选调生的选拔使用上,坚持“量才而用”,既不揠苗助长,又不畏首畏尾,既要坚持标准,又能不拘一格。对于政治靠得住、工作有本事的选调生,敢于打破条条框框,优先推上领导岗位,使优秀选调生脱颖而出,让其在基层工作中“唱主角,挑大梁”。2016年县乡换届中,3人担任乡镇党委书记,6名年轻选调生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此外,不固定选调生成长路径,对于在乡镇表现优秀、但根据个人特点更适合从事机关工作的,优先补充到县级党政机关。目前,已有7名选调生补充到县直单位,均已成为各单位的中坚力量。(中共惠民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