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电商扶贫专题培训班学员参观浙江特色小镇——外桐坞村。
大学生村官束珊珊在交流培训体会。
参加江苏省大学生村官电商扶贫专题培训班的学员在浙江大学认真听课。
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为培训班授班旗。
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为大学生村官学员签名。 赵开军摄
本报讯 (张粉琴 聂 伟) 10月13日,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大市口街道古城社区居委会主任孙健等46名大学生村官拿到了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结业证书,这意味着江苏省大学生村官“两学一做”系列培训班第二场专题培训——电商扶贫顺利结束。
为引导大学生村官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科技扶贫能力,助力他们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农村发展方面做出更大贡献,江苏省委组织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全省大学生村官定制了一套“培训大餐”。这套“培训大餐”包括4个专题,分别是在江苏华西村举办的新农村建设培训、在浙江大学举办的电商扶贫培训、在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现代农业培训和在江苏省委党校举办的科技扶贫培训。培训时间为9月至11月,全省参训大学生村官近300人。
据介绍,每个专题培训班的课程设置强调学用结合。针对江苏新农村建设实际、结合大学生村官工作需求,华西村培训班开设了《三农发展战略》、《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农民精神的培养》、《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品牌建设》等教学内容;浙江大学培训班则安排了《新形势下的互联网经济》、《创新思维与现代管理》、《农村电子商务与县域经济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经验与浙商创业智慧》等课程。
为提高培训效果,授课老师也是精心挑选的。既有浙江大学哲学系副主任金立、浙江大学计算机科技学院博导金小刚、南京农业大学博导王思明等高校教授,也有江苏省农委副主任蔡恒、浙江省电子商务促进会副秘书长汪冰冰、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师王建平等长期在行业内从事管理和研究的领导与专家。他们的课程信息密集,启发性强,给学员们带来了一场场“头脑风暴”,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郑明治介绍的浙商创业智慧、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与大家分享的治村之道,让年轻的大学生村官直呼“过瘾、解渴、实用!”除课堂授课外,学员们还参观了“天下第一村”华西村、艺术风韵浓厚的浙江文艺小镇外桐坞村,以及聚集了近千家互联网创业企业的浙江杭州梦想小镇。
参加华西村和浙江大学培训班的村官们每人都撰写了培训体会,“收获颇大,汲取了做好村官工作的力量”、“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技能”、“××老师的课让我受益匪浅”……这些有感而发的话语,无疑给系列培训点了一个大大的“赞”字,更说明培训效果明显,为大学生村官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慧支撑。
如同到智慧的森林里吸了一回氧
—— 江苏省大学生村官“两学一做”培训班侧记
□ 本报记者 聂 伟 张粉琴
暂时丢下繁琐的村务,重新坐回课堂全身心地听课学习。参加江苏省委组织部举办的“两学一做”专题培训班,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石塘村副书记束珊珊的感觉是“到智慧的大森林里狠狠地吸了一回氧。”很多参训村官都有同感:经过一周的高频充电,感觉自己更有活力了。
多数带着问题而来
“汪老师,我在淘宝上开了店,专门卖我们当地的特产——靖江猪肉脯。网店开了2年了,前面一直做得很顺,但一颗钻以后,就再也上不去了。您在阿里巴巴工作过,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提高店铺的关注度和销售量?”
向浙江省电子商务促进会副秘书长汪冰冰提问的是靖江市滨江新区宜稼村书记助理张杰。张杰大学学的是电子商务专业,“网上练摊”已经2年多了。他现在阿里巴巴上做批发,一年大概能销售几十万元猪肉脯。张杰介绍说,他任职的村基本已无农田,正面临拆迁。拆迁后,农民的就业问题怎么解决,是个大问题。他想在网络销售方面探出一条路,以吸引被拆迁的年轻人从事电商创业。
和张杰一样,很多大学生村官都带着问题,准备到培训班来寻求答案。主讲《农村电子商务与县域经济发展》的汪冰冰,因其在阿里巴巴就职11年,且研究涉农电商,成为大家咨询电商经营的最热人选。他一讲完课,大家就围上去,七嘴八舌地抛出自己的疑问:“我想把全国大学生村官所在村的资源建一个专门的平台,整合起来加以开发,可行吗?”“我做了微信公众号,把当地所有的婚纱婚礼公司都放在上面,关注后消费可以打折,很实惠,为啥没人光顾?”……汪冰冰一一面授机宜。半小时过去了,汪老师还在大家的包围之中。
有些村官虽然没有直接向授课老师提问,但却边学边思考,悟出了不少门道。赵月萍任职于江阴市顾山镇红豆村,因为这里生长着正宗的红豆树,村里便把乡村旅游作为主打产业,并定位为“华东第一爱情村”。今年7月,村里利用水蜜桃和花卉两大农产品基地的优势,线上线下征集30对金婚老人,举办了一场金婚寿桃大典。本指望活动能一炮打响,但好像没有出现太大的轰动效应。当时赵月萍就一直心存困惑,想不出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现在看来,应该是目标用户定位不够精准。互联网经济时代,既要有好的产品,同样需要精准的客户定位,否则事倍功半。”
村官前辈良言相赠
“48年前,我也是一个村官。那年我既当大队会计,又当赤脚医生,还要兼职给村里的碾米厂开票……”主讲《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经验与浙商创业智慧》的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郑明治,开场10分钟讲的是一番“题外话”,但这些“题外话”却被台下的大学生村官牢牢地记在心里。“我那时在农村,很苦。夏天割稻子,只穿件背心,手臂晒得发红起泡,被稻茬戳破,钻心地疼;冬天挖河泥,站在冰河里,脚针刺般痛……但艰苦的生活锻炼了我的毅力,为以后的人生提供了精神动力,村官是永生难忘的人生经历。”课程最后,这位50后长者不忘勉励村官:好好规划自己的人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有意思的是,在华西村培训班上,当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与大家讲解过华西的治村之道后,一位大学生村官发问,“您对我们青年村官有什么嘱咐和忠告吗?”吴协恩回答了8个字:“不忘初心,脚踏实地。”来自淮安市淮阴区渔沟镇徐赵村的徐佳佳,随后请吴书记把这句话签在了自己的工作日志上,用来时刻激励自己。
“村官前辈不仅教授我们工作方法,而且和我们一道分享人生智慧,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可亲可近。他们总结的很多人生道理也许需要我们以后慢慢消化,但目前,我们能做的,就是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束珊珊作为大学生村官代表,道出了80后、90后与50后、60后几代村官之间的共鸣。
心动之后马上行动
这两天,仪征市月塘镇郑营村大学生村官胡逊为注册公司的事,忙得脚不沾地。他筹备的公司名叫“江苏金牛农产品包装有限责任公司”,创业团队成员都是华西村培训班上前后座的同学。他兴奋地说,我们创业是受王建平老师的启发。
9月28日,国家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师王建平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创业指导课。她的课以模拟演练为主,课堂上将学员们就近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就是一个创业团队。在规定时间内,小组商量出自己的创业项目和实施方案,然后各团队晒出项目,同台PK,彼此挑刺,发现问题,并设法解决。在此过程中,王建平不时穿插点评,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讲述创业起步阶段要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在质量、品牌、包装、服务上下功夫。准实战化的演练,打消了很多村官创业初期的犹豫与顾虑。兴化市老圩乡肖家村书记朱恒均最近正在走访村民,他打算牵头组建一个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我们村有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的产业基础,我希望通过合作社平台,打造我们自己的华西村。”
金湖县塔集镇三柳村副书记涂浩,去年一到村,就和其他村干部一道,想通过合作社,把村里的农产品卖到县城。但调查后发现,周边乡镇在县城里叫卖的农产品大同小异,都是芡实、菱角、莲蓬、虾米等本地水产品。自己村里的产品即使挤进县城,也没有优势可言。“这次浙大培训,多位老师都提到了创新思维,我由此想到一个新招数,就是把村里的产品搭配一下,搞个营养早餐组合,如大米+芡实+莲子等,既方便城市居民,又增加村民收入。更重要的是,去年12月,我们村开通了农村淘宝,物流费只要3元/件,为村里农产品走向全国市场创造了条件。我培训回去,就要和村里人商量做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