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州市陵城区,提起南李村,可谓是家喻户晓。该村位于城区南3公里处,有农业人口456人,党员13人,耕地1080亩。近年来,南李村党支部带领农民群众大力发展温室大棚蔬菜种植业,以西葫芦为主导,建成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西葫芦)标准化生产基地,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了南李蔬菜批发市场,走出了一条“以基层党建促产业发展、社区建设、文明提升”的新路子,农民群众住进了社区楼房,过上了比城里人还幸福的生活。该村党支部多次被授予“陵城区明星党支部”“山东省生态文明村”“2014年度蔬菜标准化示范园区”等荣誉称号。
一、户均两个棚,年人均纯收入2万余元
走进南李村,一个个蔬菜大棚鳞次栉比,蔚然壮观。
“俺家去年秋后种了两个棚的西葫芦,到今年五月份拔秧清棚,纯收入10多万元,比外出打工强多了。”村民李良业高兴地说。目前,南李村已发展蔬菜大棚320多个,户均两个棚,年人均纯收入2万余元。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让全体村民早日致富奔小康,是南李村党支部一班人多年的夙愿。“过去,俺村也是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种植结构单一,种植模式粗放,群众收入不高,在十里八乡是出了名的落后村。”村党支部书记李新业说。
为了促进农民增收,南李村党支部多次组织群众代表赴寿光参观学习蔬菜种植经验,并出台一系列奖励措施,鼓励农民群众发展大棚蔬菜。通过李周业、李建刚等几户村民的带动,越来越多的村民尝到了种植大棚蔬菜的甜头。
村党支部因势利导,组织农民成立了三高种植专业合作社,先后引进了法拉利、东玉、凯撒等具有耐低温、产量高、抗病虫和抗恶劣环境能力强等特性的西葫芦品种。同时,按照绿色无公害蔬菜的技术参数,统一编印了《操作技术规程》,指导广大菜农严格按照种植标准进行生产,使当地西葫芦实现了从无公害食品到绿色食品、再到有机转换食品的提档升级,凭借优良的品质,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大棚蔬菜形成规模后,村党支部根据需要,建成了南李蔬菜批发市场,不仅方便了群众卖菜,还使蔬菜价格身份增高。
为不断提高种植效益和产品品质,南李村党支部又与山东农业大学联合,引进了水肥一体化基质栽培技术。该技术根据作物生长需要配制的专业营养液进行浇灌,可减少农药和肥料应用量70%以上,提高效益30%以上。
在该村的带动下,周围村庄、乡镇也发展起蔬菜大棚,种植面积达到2万余亩。2013年,陵城镇被授予“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西葫芦)标准化生产基地”。现在,该镇西葫芦备受市场青睐,畅销济南、天津、北京等大城市的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
二、带头建社区,农民住上了小洋楼
“俺一家人住在干净的社区楼房里,夏天热不着、冬天冻不着,物业费、取暖费由村集体出,生活成本并不高,真是比城里人还幸福呢!”南李村民李建刚的脸上笑开了花。
2009年,陵城镇推行“两区同建”,南李村党支部商议决定与西李、前李、王芽、后寺五个村庄共同建设五李社区。村两委班子成员挨家挨户征求群众意见,并组织群众代表到外地参观学习,但仍有部分村民心存顾虑。
南李村党支部经过深入研究,总结出群众有“一想三怕”:想住楼,但怕买不起、怕搬不起、怕住不起。村党支部及时将群众的想法反馈给陵城镇领导,针对这三怕,该镇逐一采取措施。关于怕买不起的问题,充分让利于民,新建楼房都按均价一平方米850元卖给群众。关于怕搬不起的问题,一方面对新楼进行简装修,做到搬进去就能住;另一方面由镇财政拿出部分资金,用于老百姓拆除旧房的奖励。关于怕住不起的问题,镇上公开承诺,旧村土地可以入股,复垦以后的收益全部分给老百姓,用于弥补取暖、物业等与住平房相比多余的支出,从而打消了老百姓的后顾之忧,获得广泛支持。
群众的思想疙瘩解开了,顾虑打消了,干群拧成一股绳,共同建设新社区。短短2年多的时间,224栋独院民居、19栋多层楼房及52栋商铺拔地而起,配套完善的社区休闲广场,篮球场、兵乓球室、健身器材,以及社区幼儿园、卫生室等一应俱全,南李村群众全部搬进了新建的五李社区。
南李村的旧宅基地复垦后,因有轻微盐碱,又板结多年,重新开发作为良田,挑战性很大。村党支部经多方打听,与山东农业大学取得联系,建立了水肥一体化基质栽培技术示范基地,利用这种不需要土而是基质的新技术,种植了西葫芦、立体草莓等各种蔬果,品质大幅提升,实现了绿色无公害。
现在,该村党支部已把村内610亩土地全部流转出去,既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又实现了农民群众“住在社区,富在园区”的美好愿望。
三、一心为群众,打造先进基层党支部
今年4月18日,南李村民李林业来到村委会办公室,向值班村干部李桂业询问办理合法生育证明的事宜。李桂业了解情况后,立即向镇计生办咨询所需手续,并答应去镇计生办帮他代开证明。“儿子儿媳要办理合法生育证明,在青海回不来。俺原以为会费很大周折,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把事办了。”他高兴地说。
为及时帮群众解决难题,南李村实行村干部坐班值守制度。村党支部书记和其他村干部每天轮流值班,积极办理群众的盖章、批条等日常事务,调解邻里纠纷。
“基层党员干部与老百姓打交道最多,村干部的工作作风与服务水平决定着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五李社区管区书记张楠说。
为不断提高村干部的素质与能力,南李村党支部经常组织村“两委”班子进行学习培训,并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将思想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领导班子议事日程。该村大力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让群众直接或间接参与重大村务决策,把村“两委”的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凡关系全村的重大问题、重要决策都坚持集体领导、集体决策。
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每月定期公开“三资“情况,让百姓心里明白、亮堂。社区设立了“四德榜“,定期开展道德讲堂讲座,组织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评选活动。去年以来,村党支部还在社区建立了“4点半学校”和妇女儿童家园,组织群众成立了文化队。农民闲暇之时,打打球、下下棋、跳跳舞,既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维护了社会稳定。
“短短几年时间,俺们村从一个贫穷落后村,发展成富裕文明村,这都是村党支部的功劳呀!”村民李强由衷地说。南李村党支部一班人一心一意带领群众忙致富,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赢得了广大村民发自内心的“掌声”。